7月10日上午,医学装备处在74号院办公楼二层多功能厅召开医用耗材/诊断试剂院内配送、院外集中配送服务(后文简称耗材厂笔顿服务)的阶段总结会。杨尹默院长参加会议并致辞。参加会议的院方代表有医学装备处、纪委、监督检查室、审计室、护理部、采购中心、信息中心的领导和管理骨干;来自心脏外科、介入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检验科的护士长、耗材管理员;参加会议的公司代表包括六家院外集中配送服务商的管理团队,1家院内配送服务商的管理团队,以及抽取的耗材供应商代表。会议旨在全面总结项目实施成果、验收服务质量,同时凝聚多方共识,优化服务流程,推动医用耗材与诊断试剂供应链管理向更合规、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杨尹默院长在开场的致辞中明确了对医用耗材管理的目标与要求:北大医院不仅要在医疗服务上做行业样板,更要在后勤配送、供应链管理上树立标杆。他指出医院与服务商、供应商是“互为平台、共赢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核心目标是保障患者利益。他反复强调“合法合规是底线,产物质量是红线,任何时候都不可逾越”。最后杨院长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推动院企_x0008__x0008_之间合作走深走实,在业内持续发挥示范效应。
接下来,医学装备处赵予涵副处长回顾了医院SPD服务推进历程,提出标准流程和信息化建设是目前耗材SPD服务推进的重点。随后,七家配送服务商依次汇报项目履约情况和工作计划,各有亮点。科园公司设立中心院区院边库,并为居家透析患者提供耗材“48小时到家”服务;人福、美康两家试剂配送商提供全程冷链视频监控与GPS 调度保障;国药公司将入库时间从4天缩短至2天,对于临床反应的问题,通过“小贴士”提醒等措施进行优化;华润、上药两家公司也在精细化管理、应急保障、供应商协同等方面持续投入,不断完善。重药作为唯一的院内配送商,为北大医院搭建了2+X+N的库房模式和物联软件系统,实现了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追溯和智慧化管理。
七家配送服务商汇报完后,进入到研讨环节。首先由临床科室代表作为耗材的使用者,提出对厂笔顿服务的意见建议。护理部杨宏艳护士长、介入血管外科李俊梅护士长、心脏外科王晓月护士长、重症监护室王芳护士长、检验科安崇文管理员都表示耗材厂笔顿服务上线后临床获益匪浅,虽然切换过程比较艰辛,但切实促进了科室端医用耗材管理精细化。几位临床代表从耗材配送及时性、系统稳定性、流程便捷性、系统界面优化、增加各类预警功能等多个方面为院内、院外配送服务商提出了多元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临床代表发言后,话筒递给了供应商代表,他们作为上游服务对象,对厂笔顿服务也有深切的体会。他们更关注服务商供货和库存的透明度与回款效率,关注临床客户的满意度,他们表达了对北大医院耗材厂笔顿服务的支持,同时也对服务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服务要求。
最后,医学装备处处长曾镇罡在总结中表示,将对临床与供应商提出的问题逐项梳理,通过周例会机制专_x0008_题研讨解决方案。未来将重点推进叁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信息化建设;二是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实现“责任到岗、评价落地”;叁是强化合规管理,严格资质核查与流程管控。曾处同时强调“走出去,请进来”,要求医装处积极借鉴南方头部医院经验,探索厂笔顿服务智能化等创新模式。曾处最后强调,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关乎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医院与所有合作方需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共同目标,持续深化协同,推动服务从“保供”向“高效、智能、优质”跨越,为北大医院建院110周年献礼。
医用耗材厂笔顿服务阶段总结会圆满结束,新的征程蓄势待发,在院领导的嘱托、临床科室的支持以及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医学装备处将携手为北大医院提供产物与服务的各方公司,锚定合规共赢,努力打造行业样板!
(医学装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