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学术交流】“创面修复重建论坛”在京召开,多学科专家共话急慢性创面治疗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目前我国因“创伤”和“疾病”诱发的各种急慢性创面发病率整体呈升高态势。创面的持续存在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导致医疗费用的显着增加,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亦逐渐成为新时代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近日,由我院整形烧伤外科齐心主任医师担任大会主席的“创面修复重建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北京人体损伤修复研究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创面修复领域的100余名医护人员,通过“上下半场”议题设计,既聚焦基层医疗痛点,又追踪国际前沿策略,为急慢性创面治疗提供了“接地气”与“高精尖”并重的学术盛宴。

上半场:基层视角,把“难点”变“亮点”

论坛伊始,北大医院密云医院赵洪良主任医师以《密云社区烧伤及创面修复网络建设》为题,直观呈现了基层创面患者“首诊在社区、重症有依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随后,我院整形烧伤外科何睿副主任医师、刘瑾副主任护师“接力”登台:何睿基于本院复杂糖尿病足保肢手术经验,提出糖尿病足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全面、科学评估是前提,有效的创面管理是基础,多学科共同参与是关键,培养有水平、有效率的医护团队是重点。刘瑾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示了糖尿病足非负重训练的“叁目标、五动作”,现场掌声不断。紧接着,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庹晓晔主任医师用“争分夺秒”形容贵辞耻谤苍颈别谤坏疽的救治——她展示的坏死组织切除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让与会者直呼“震撼”。北京中医院附属护国寺中医院吴玉泉主任医师则带来“慢性创面中医特色修复技术”,从“煨脓长肉”到“蚕食清创”,传统医学的“慢功夫”与现代外科的“快节奏”碰撞出思维火花。

演示文稿1

下半场:前沿对话,把“策略”变“方案”

如果说上半场是“基层实战”,下半场则进入“科研高地”。北京东直门医院鞠上主任医师率先抛出“创面导向的糖尿病足血流重建策略”,通过多重技术手段全面评估创面血供,实现改善灌注的目标;民航总医院张海军主任医师以“压疮国际分期”为轴,结合骶尾部、坐骨结节等常见部位案例,提出“分期、分型、分术式”的个体化修复路径。随后,中日友好医院刘守尧主任医师全面解析中医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角色与作用。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曹玉珏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王智主任医师则把焦点对准“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从心脏术后纵隔感染到脂肪液化,两位专家灵活应用新材料联合组织瓣填充等技术,为临床提供了“补救性方案”。

演示文稿2

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环境设施、医疗资源、理论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为了提高创面门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必要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面专病门诊建设,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北大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团队在多项省部级课题立项资助下,与北京市密云、顺义、丰台、朝阳、海淀、西城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推广糖尿病足等急慢性创面的分级防控、诊疗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协作机制。齐心主任医师在论坛总结发言时表示:创面修复不仅是医疗策略,更是一个多学科合作体系。本次论坛旨在将基层经验、前沿技术、中医特色荟萃交流,促进理论和技术在基层落地,最终使广大急慢性创面患者受益。

(整形烧伤外科 张正奎、齐心)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