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的 "红色箭头",到底啥意思?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肿瘤标志物数值亮红灯,不少人瞬间慌了神:“我是不是得了癌症?”
别紧张!肿瘤标志物就像身体的“健康信号灯”,数值异常是 “提醒”潜在隐患,不是诊断指标。就像汽车仪表盘的故障提示灯,可能是机械故障,也可能是信息传递异常导致的误报,需要进行详细的专业排查。
肿瘤标志物“爆表”背后是虚惊一场
64岁的杨女士就经历了一场“惊魂记”。在一次体检中发现笔谤辞骋搁笔(小细胞肺癌标志物)高达389辫驳/尘濒(正常参考值&濒迟;69辫驳/尘濒),但其他影像学检查未提示肿瘤占位,建议随访。一年后检验科医生在审核结果时发现杨女士的笔谤辞骋搁笔竟飙升至4578辫驳/尘濒!在查阅杨女士历史检查结果后,启动结果追溯跟踪流程。就在杨女士焦急等待检验报告时,检验科打来了电话,建议杨女士前来复查。
检验科出手:三确认识破 “假警报”
针对杨女士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极度增高情况,检验科采用“叁确认”方法来复核结果。
一确认:采用另一种检测系统复测血清,确认结果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
二确认:对血清进行倍比稀释,确认结果是否受干扰;
叁确认:在血清中加入异嗜性抗体,确认检测结果是否受此类抗体影响。
经过“三确认”实验,短短一天时间,检验科人员对异常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杨女士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原来杨女士血清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异嗜性抗体,可以与检测试剂中的成分结合,导致 ProGRP检测结果出现极高的假阳性。杨女士开心的说:“感谢北大医院检验科!我终于可以踏实的睡个觉了!”
肿瘤标志物为何“说谎”
常见原因如下:
干扰因素 | 具体表现 | 举例 |
生理状态 | 特殊时期激素变化 | 女性月经期 CA125 升高、孕妇 AFP 升高 |
良性疾病 | 炎症刺激标志物分泌 | 胆囊炎→CA199 升高、结肠炎→CA242 升高 |
药物影响 | 药物成分干扰检测 | 阿司匹林、激素→CA72-4 升高 |
标本问题 | 采血不当引发误差 | 溶血→狈厂贰升高 |
看到肿瘤标志物“警报” 别慌!记住这 4 步:
1,自查症状:是否有持续疼痛、消瘦、肿块等癌症可疑症状。
2,动态监测:3-6 个月后复查,观察指标是持续升高还是波动。
3,影像联动:结合 CT、超声等检查,看是否有实际病灶。
4,检验咨询:第一时间联系检验科(检验医师门诊),通过 “三确认"”等专业手段排查干扰!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检验科作为“幕后侦探”,为每一份报告负责,让 “真警报”无所遁形,让 “假警报”止于科学验证。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记得:先冷静,再行动,专业团队为您的健康护航!
timi天美传孟若羽检验科温馨提示:健康之路,我们与您并肩同行,用精准检验守护每一份安心!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