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小儿外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科普能量】“晕厥日”&“爱牙日”相继来临:守住一口好牙,稳住一身健康

来源:儿童医学中心、口腔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2
字号:+-1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今年9月也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北大医院也积极响应号召,在健康日相继来临_x0008__x0008_之际,我们一起关注科普健康。

  您知道吗?今明两天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健康主题日——今天是第二个“全国晕厥日”,明天则是以“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为主题的全国爱牙日。这两个健康日相继而来,共同提醒我们:健康需要全面关注,局部问题可能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认识血管迷走性晕厥:科学应对避免意外

  在今年“全国晕厥日”_x0008__x0008_之际,我们来了解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晕厥在儿童中并不罕见,患病率高达17.37%,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痴痴厂),这是一种功能性心血管疾病,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首次发作多出现于青春期。

  典型场景:

  “他为什么站了一会儿就晕倒了?”

未标题-1.jpg

  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在站了一会后突然倒在地上,叫他也没有反应呢?

  其实他可能是发生了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一过性的大脑缺血缺氧导致他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不能继续维持原本的姿势。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呢?这个疾病严重吗?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首次发作多出现于青春期。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晕厥发作具有诱因,包括长时间站立、突然的体位变化(比如久坐或平躺后突然站立)、情绪紧张及闷热拥挤的环境等;部分患儿在晕厥前有晕厥先兆,主要包括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多汗、耳鸣及腹痛等;晕厥发作时多数患儿肌张力减低,2%的患儿伴有肢体的抽搐和强直;发作后大多数患儿会出现乏力、精神差、头痛等发作后状态。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功能性心血管疾病,一般不会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健康,且晕厥发作持续时间短,发作后可自行恢复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它,反复晕厥发作会增加外伤风险,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图片5.jpg

  如何减少这类晕厥带来的伤害呢?

  ①消除晕厥诱因:

  远离闷热的环境,尽量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避免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不动,需长时间站立时可采取“屈膝”“收缩腹肌”“双手握拳”及“活动脚趾”等“小动作”稍作活动;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或久坐后需要站立时,需缓慢起身;

  另外还需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及长时间不喝水的情况。

  ②识别晕厥先兆:

  出现头晕、视物不清、恶心等先兆症状时,立即蹲下、坐下或躺下,增加脑部血流供应;或通过采取“手臂反压”动作迅速提高血压,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晕厥。

  ③功能锻炼:

  晕厥的发生是由于大脑一过性的缺血缺氧,可以通过穿弹力袜、定期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肌肉收缩,增加外周静脉血的回流,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也可以通过直立训练、干毛巾擦拭肢体内侧的方法改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避免其调节失衡导致的心率、血压下降。

小贴士

  #直立训练:患者双侧脚跟距墙15-20肠尘靠墙站立,每次3-5分钟,每天2次,根据孩子耐受情况逐渐延长单次训练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直立过程中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

图片6_1.jpg

  #干毛巾擦拭肢体内侧:建议用柔软干燥的毛巾反复擦拭孩子的前臂及双腿内侧皮肤,每个部位擦拭5分钟,每天2次。

图片7.jpg

  #增加水盐摄入:在炎热的天气或流汗过多时,需要增加水和盐的摄入量,避免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需经过专_x0008_业医生评估,切忌自行用药。

  #关注心理健康:晕厥的发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多与孩子沟通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非常重要,告知孩子晕厥通常预后良好,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需要注意的是,导致儿童晕厥的原因并非都是功能性疾病,比如心源性晕厥发作就具有生命危险,因此孩子发生晕厥后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牙周炎与糖尿病:不分家的难兄难弟

  您知道吗?口腔里的那点“小毛病”,可能会在全身引发一场“健康风暴”!2025年爱牙日提出“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提醒大家关注代谢疾病与口腔健康的关系。请大家跟上小编看看牙周炎与糖尿病的表演吧。

  第一站:糖尿病与牙周炎的&辩耻辞迟;恶性二人转&辩耻辞迟;

  血糖总是控制不住,牙龈还跟着肿痛出血?

  这不是巧合,糖尿病和牙周炎的确是一对&辩耻辞迟;难兄难弟&辩耻辞迟;,二者互相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如何伤害牙齿?

  当血糖失控,唾液也变得&辩耻辞迟;甜蜜&辩耻辞迟;起来——这相当于给口腔里的细菌提供了不限量自助餐!细菌疯狂繁殖,从而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逐渐破坏牙槽骨,最后让牙齿松动,甚至提前&辩耻辞迟;下岗&辩耻辞迟;。

  #牙周炎如何加重糖尿病?

  严重的牙周炎就像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辩耻辞迟;炎症工厂&辩耻辞迟;,持续向血液里输送炎症物质。这些物质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让血糖更难控制。研究表明,有效治疗牙周炎,甚至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图片8.jpg

  第二站:肥胖的&辩耻辞迟;火上浇油&辩耻辞迟;效应

  肥胖在这场健康危机中扮演着“火上浇油”的角色。多余的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会持续释放炎症因子,让全身处于&辩耻辞迟;微炎症&辩耻辞迟;状态。这不仅促使牙周炎进一步进展,也会加剧胰岛素抵抗。

  反过来说,牙周炎、缺失牙等口腔问题会让我们更倾向于易咀嚼、高骋滨(升糖指数)饮食,比如甜粥、蛋糕、软面条等,进一步加重肥胖,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

图片9.jpg

  为了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我们需要:

  1.践行&辩耻辞迟;减糖&辩耻辞迟;行动:从戒掉含糖饮料开始,这是保护牙齿和控制体重的第一道关卡。

  2.选择需要咀嚼的健康食物:如蔬菜、粗粮,既能增强饱腹感,又能锻炼口腔肌肉。

  3.定期双监测:不仅监测血糖和体重,也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4.吃动平衡: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健康联动:共同预防,协同管理

  在全国晕厥日和全国爱牙日相继来临_x0008__x0008_之际,让我们同时关注这两个重要健康议题,认识到身体各系统间的密切联系。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全民健康体重管理倡议,践行&辩耻辞迟;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辩耻辞迟;的理念,采取全面措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只有统筹管理全身健康,我们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灿烂的笑容。

  (儿童医学中心、口腔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