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timi天美传孟若羽大兴院区报告厅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timi天美传孟若羽肿瘤放疗与核医学学术会议暨放射治疗科、核医学科大兴院区开科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北大医院建院110周年的一份献礼,更是北大医院在精准医疗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升级,标志着肿瘤诊疗体系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核医学科康磊主任和放射治疗科李洪振主任开启学术会议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报告厅气氛热烈
启航新篇:两科协同,构筑肿瘤精准诊疗新高地
作为典型的高技术富集型学科,核医学科与放射治疗科的同步开科,是大兴院区打造肿瘤中心的关键一步。杨尹默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两科的协同发展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多学科诊疗模式,构建具有北大医院特色的肿瘤个体化诊疗体系,为患者提供从精准诊断到精准治疗的全方位服务。
大兴院区副院长贾英雷强调,两科落地大兴院区是践行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承诺的重要举措,未来将通过汇聚顶尖专_x0008_家、高端设备与舒适环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杨尹默院长提出构建具有北大医院特色的肿瘤个体化诊疗体系

大兴院区副院长贾英雷强调 “以患者为中心,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
传承创新:核医学科六十余载征程再谱华章
北大医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作为中国核医学事业的摇篮,六十余年来始终引领学科前沿。从早期的“同位素室”到如今的综合性学科平台,科室经历了设备迭代、技术革新与理念升级,在分子影像与核素治疗领域积淀深厚。
近年来,科室实现了从单纯影像诊断向“诊疗一体化”的战略转型。2020年,科室在全国率先开展镭-223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并持续推进以笔厂惭础为代表的特异性分子探针研发与临床转化。
展望未来,科室发展将围绕叁大核心要素纵深推进:一是“诊疗一体化的深化与拓展”,在现有的笔厂惭础、狈别肠迟颈苍4、颁础9等探针的基础上,持续开发针对多种肿瘤、炎症、神经变性病等重大疾病的新型放射性配体用于诊断、治疗,实现更广谱的精准诊疗。二是“设备平台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借助新一代笔贰罢/颁罢、小动物笔贰罢/颁罢,未来进一步完善回旋加速器、笔贰罢/惭搁等顶尖设备,利用多组学影像大数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更深层次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疾病预警、疗效预测模型,驱动科研临床双飞跃。叁是“核素药物研发与临床转化的闭环构建”,依托强大的平台优势,从前沿探针自主研发、临床前小动物模型验证,到快速推进临床试验与应用,形成高效的内生创新循环体系,奠定在国家精准医疗领域的引领地位。

核医学科全家福
学术盛宴:顶尖专_x0008_家共话前沿进展与方向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会议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黄钢教授、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杨志教授等多位国内顶尖专_x0008_家,围绕核医学与放射治疗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度分享与交流:马骏院士以团队在鼻咽癌领域的系列科技创新为范例,展示了如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引领科研攻关,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黄钢会长则在对于“核医学学科建设及其对医院发展的价值”的报告中,强调了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重要支撑学科的定位,其在分子影像、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发展对提升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具有战略意义。杨志主委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实践经验,进一步从规划角度探讨了如何系统推进核医学学科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这些前沿的实践与思考,生动诠释了核医学在驱动肿瘤精准诊疗进步中的核心价值与战略方向

黄钢会长:核医学定位——现代医学重要支撑学科

杨志主委:系统推进核医学学科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会议针对多个常见肿瘤类型设置了专_x0008_题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王雪鹃教授、上海长海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左长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小华教授等多位核医学界重量级大咖为大家系统展示了核医学技术在前列腺癌、肾癌、淋巴瘤、肝胆胰肿瘤及肺癌等重大疾病诊疗中的最新应用。这些报告聚焦于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开发与应用、笔贰罢/惭搁及笔贰罢/颁罢等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精准诊断价值,以及核素靶向治疗与影像指导的诊疗一体化模式,凸显了核医学在肿瘤早期诊断、精准分期、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中的核心价值。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
在各专_x0008_题环节后设置的讨论部分,肿瘤内科吴世凯主任和金璿教授、肝胆胰外科田孝东主任和马永蔌教授、泌尿外科的虞巍教授、谌诚教授、唐琦教授和范宇教授、血液内科副主任刘微教授、病理科王微教授、胸外科张诗杰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程渊教授等院内临床专_x0008_家、以及北医叁院核医学科主任张卫方教授、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冯小妍教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雷彦明教授等院外专_x0008_家与两科专_x0008_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总结。讨论议题紧扣临床实践与科研前沿,涵盖了从新型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经验分享、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病例探讨,到未来合作研究方向的展望。这些互动不仅深化了对专_x0008_业知识的理解,更促进了核医学与肿瘤放疗、外科、内科等相关学科_x0008__x0008_之间的思维碰撞与协同融合,为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整场会议议程设计紧密围绕核医学与放疗的交叉融合,内容覆盖学科建设、科研思路、前沿技术及具体病种的临床实践,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盛宴。

思维碰撞,协同融合

沉稳台风,优雅风采

观点交锋,共识初现
现场参观:专_x0008_家共鉴现代化核医学崭新平台
学术交流间隙,在北大医院核医学科康磊主任的陪同下,与会专_x0008_家参观了匠心设计且富实用性的现代化大兴院区,并重点考察了新建的核医学科。黄刚会长、杨志主委等多位核医学专_x0008_家及康磊主任等科室领导为核医学科新设备揭彩,标志着北大医院核医学科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一系列引领行业前沿的新型影像设备,到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办公与环境设计,专_x0008_家们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切身感受到了北大医院核医学科将创新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雄厚实力,也为本次学术盛会连接了实践的桥梁。

黄钢会长在康磊主任等陪同下参观大兴院区和新建的核医学科







大兴新章,“核”护健康

一毯联结雪域与京华,共同织就核医学新章——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雷彦明教授赠藏族织毯,贺核医学科大兴院区开科
同心致远:共祝美好明天
从西什库到大兴,变的是空间坐标,不变的是医者初心。北大医院核医学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新院区、新‘核’心、新未来”的昂扬姿态,携手兄弟科室,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大医院的智慧与力量。

— 北大核医,大兴启航!祝福明天,再谱华章! —
(核医学科 童科婷、廖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