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民教授团队在国际药理学权威杂志上连续发表 药物新靶点和通路的论文
7月26日,崔一民教授团队在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IF: 9.4) 期 刊 发 表 了 题 为“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platelet agents:Focus on the targeted molecular pathway from bench to clinic”的综述文章,从分子通路、作 用机制到临床试验对全球研发中的抗 血小板药物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该文深入分析了血小板在血栓形 成中的作用,根据药理学阻断的环节 (血小板黏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 集、血小板 - 凝血系统相互关联)和靶 点所在分子通路,对在研新药的特点、 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的表现及研发进 度逐一进行了阐述。文章汇总了:近 年来在 P2Y 受体拮抗剂方面抗血小板新 药取得的进展;有希望取得突破的新靶 点,包括血小板表面受体(如 TP 受体、 EP3 受体、GPIB-IX-V 受体)及细胞内 信号因子(如PI3Kβ);因出血或诱 发血小板减少症研发减少的靶点(如 GP IIb/IIIa 受体);凝血系统相关的 靶点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例如:PAR 受体拮抗剂、直接口服抗凝剂 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的潜力。
血小板、凝血系统不仅在血栓 和出血中发挥作用,其在炎症反应、 血管新生、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 面也发挥着重要关键作用。2019年6 月,崔一民教授团队在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IF:5.6)期刊发表题 为“Osteopontin as a multifaceted driver of bone metastasis and drug resistance”综述文章。文章提示 Osteopontin(简称 OPN,SPP1)可通过 诱导血管新生、募集免疫细胞和调节基 质细胞来促进骨微环境中的肿瘤进展, 并且 OPN 与整合素 αvβ3 及 CD44 受体 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影响肿瘤 化疗耐药性发展及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治疗效果。OPN 有望成为治疗肿瘤骨转 移及耐药的新靶点。
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_x0008_ 项的支持和国家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 革的大背景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 迅猛发展,但是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原 创药物,药物作用新机制、新靶点和新干预策略一直是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关 注和支持的重点。
崔一民教授现任我院临床试验中 心主任、药剂科主任,长期从事创新药 早期临床试验和评价策略研究,在抗血 小板、抗凝以及泛血管相关疾病领域 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工作。 崔一民教授主持组建并完善了重大新 药创制专_x0008_项“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支持的心脑血管创新药早期 临床评价平台,依托该平台完成了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替格瑞洛、普拉格雷、 达比加群酯等一大批国际、国内抗栓抗 凝药物在中国的早期临床试验,建立了 抗血栓药物药代药效评价平台,为我国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Xa 因子抑制剂、 XI 因子抑制剂等创新药的临床评价打 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工作的开展得到国 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_x0008_项、国家科 技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北京 市科委多项科技支撑项目的大力支持。
&苍产蝉辫;(临床试验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