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北大医院工会首个“联合职工小家”亮相74号院第四会议室。工会主席、党院办主任史楠,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斌以及医务处、护理部、医学装备处、学科人才办公室的领导、工会干部与职工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成立仪式上,医务处处长于楠、护理部主任蒙景雯、医学装备处处长曾镇罡、学科人才办公室主任于飞共同为“联合职工小家”揭牌,并向“联合职工小家”送上了自己的藏书供大家阅览,现场职工代表以一曲《相亲相爱一家人》点燃氛围,歌声传递着跨部门协作的温情与归属感。
为了腾挪医疗空间并改变职能处室办公地址分散的状态,2024年7月,北大医院20余个职能处室搬至74号院办公楼,医务处、护理部、医学装备处、学科人才办公室相聚于同一楼层集中办公。各部门同事在相互协作、共享资源的同时,也萌生了成立“联合职工小家”的想法。在院工会的指导下,北大医院首个“联合职工小家”应运而生。这是北大医院工会建家工作从传统方式向联合建家模式转型的重要突破,也是在医院党委领导下,贯彻落实“和谐医院”建设要求的创新实践。
“联合职工小家”由工会筹措一定经费,设于第四会议室,配有办公桌椅等基本办公设备,设置了通知栏、荣誉墙、图书角等板块,后续还将增加咖啡机、制冰机等生活类小家电,满足职工休息、交流、借阅等需求,是集学习成长、文化共享、风采展示于一体的共享空间,既强化部门协作效能,又为职工构建起交流互动的温馨平台。
寄语
史楠主席
职能处室有“分”有“合”,“分”是为了促进某项业务的发展,“合”是为了强化某些业务的功能。本次成立联合职工工会小家是“合”而_x0008__x0008_之举,也是我们工会组织树立北大医院职工_x0008__x0008_之家“家风”的一项创新_x0008__x0008_之举,希望这个联合小家发挥平台作用和示范作用,促进大家深入合作,也促进更多的“联合小家”涌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杨斌常务副主席
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是“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打破科室壁垒,推动跨部门合作,工会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今年的基层专_x0008_项活动就以22个重点立项项目为牵引,由院工会统筹,基层工会承办,面向全院职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相信“联合职工小家”也会成为工会组织“多部门合作”的又一平台,让职工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医务处处长于楠
“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再充电、多多分享,碰撞出火花。”
护理部主任蒙景雯
“联合办公拉近了我们的物理距离,职工小家拉近了我们心。”
医学装备处处长曾镇罡
“感谢所有的支持,感动于大家带来的温暖,感恩于医院发展。”
学科人才办主任于飞
“我们以感情促工作,将来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好。”
听听工会干部的想法......
付京波(医务处):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四部门联合职工小家正式成立,作为工会小组长,我既倍感荣幸,心里满是温暖。从书架布置图书角开始,到有了联合工会小家的创意。各家的文件柜子互不干扰,变成荣誉墙、精彩瞬间,同一楼层,协作的默契;这 “家”不奢,却透着并肩的热忱。愿咱们守着这份暖,成为职工放松交流的港湾,让这小家的光,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孙琳(护理部):
共建“多部门职工_x0008__x0008_之家”,倍感自豪!与医务处、学科人才办、医学装备处伙伴们在此相聚,物理距离的拉近更深化了协作情谊。荣誉墙铭记荣光,精彩瞬间传递温暖,流动书架共享智慧。这里是我们护理团队与兄弟部门加深理解、高效协作的温馨共享空间。同心同向,携手让这个“家”成为服务患者、助力发展的温暖力量源泉!
冯月(医学装备处):
作为工会小组长,我见证了咱们从急诊到6号院,再到如今办公楼的两次搬迁。每一次挪移,都是为了给临床一线腾出更多宝贵的医疗空间,同时也拉近了各职能处室间的距离。现在,大部分部门齐聚办公楼,面对面沟通变得轻而易举,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显着提升。而职工小家的成立,更是如纽带一般,让我们几个部门亲如一家,资源共享,交流无阻,温暖又高效!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