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timi天美传孟若羽临床营养科、内分泌内科、康复医学科党支部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与系教工党支部携手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活动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攻坚期”、“全国体重管理促进年”实施关键阶段以及“高校-医院协同创新”政策导向,以党建为引领,搭建跨学科、跨单位交流协作平台,共同探索营养与临床学科深度融合新路径,助力“医-防-体”融合新范式落地生根。
活动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张召锋主持。与会人员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黄涛教授、宣传委员张娜副研究员、王梦莹副研究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韩西坤研究员,北大医院临床营养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窦攀、内分泌内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顾楠、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罗春,以及临床营养科井路路、康复医学科张栢毓等。
张召锋书记首先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学系情况。他围绕“团结、奋进、守正、创新,促进营养学科高质量发展”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学系在学科建设(打造国际视野的学科高地)、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培育复合型人才)、科研攻关(聚焦关键难题联合攻坚) 等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践。学系主任黄涛教授深入分享了学系“党务、政务、业务、服务”四务融合的党建创新模式。他强调,在党建引领下,学系在大型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构建了强大的科研数据库,为精准营养研究及疾病机制探索提供了坚实支撑,充分展现了党建在科研平台构建和学术创新中的核心驱动力。
随后,北大医院叁位支部书记立足专_x0008_业前沿,分享了北大医院临床营养科、内分泌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学科在党建引领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践。
临床营养科党支部(窦攀书记): 紧扣健康中国战略,聚焦体重管理、慢病营养、肿瘤营养、老年及孕产期营养等核心领域,系统地将营养干预嵌入各类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切实巩固营养作为健康基石的核心地位。
内分泌内科党支部(顾楠书记):依托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专_x0008_病队列研究,运用大数据和远程诊疗技术,深度解析生活方式干预与慢病防治的内在关联,为构建“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医疗干预”叁位一体慢病管理模式贡献了实践经验。
康复医学科党支部(罗春书记):创新实践“营养康复一体化”模式,针对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脊柱侧弯、肌少症等特定人群,深度推进跨学科融合模式,不仅实现了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的 “1+1>2” 效应,更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周期健康服务生态,为破解慢性病管理、老年健康维护等公共卫生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临床方案。
在深入交流环节,各方达成高度共识:“医-防-体”深度融合是应对慢性疾病、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路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高校-医院协同创新”政策,深化双方融合,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与技术保障。
为此,未来各方将以党建联建为稳固纽带,着力构建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
第一,深化科研合作: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医院临床资源,联合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第二,创新人才共育:协同培养兼具临床视野与营养专_x0008_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第叁,拓展健康科普: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意识,助力“体重管理年”政策有效实施。
第四,探索创新模式:共同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人群干预”全链条创新体系,将党建活力切实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强劲动能。
各方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秉持北大担当,勇立行业潮头,持续强化党建交流与业务协作,为守护公众健康凝聚磅礴合力,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北大智慧和力量。
(临床营养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