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淬炼理想信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_x0008__x0008_之际,北大医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衡阳。此次实践活动为期4天,以沉浸式体验与深度教学相结合,围绕革命历史传承、医疗发展实践、思想文化交流等,为学生搭建了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实践团由北大医院党委委员、党院办主任、学生党总支书记史楠带队,团委书记武骁飞,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党总支副书记赖丽娜,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副书记任翼,团委副书记郭新月、黄红以及团委委员、辅导员和医学生代表共计30人组成。
在这片积淀厚重历史、焕发时代活力的湖湘大地上,实践团以行动点燃青春热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在传承与开拓的接力中,开启一场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对话,书写下无悔的青春答卷。
探访热土悟初心,缅怀英烈忆峥嵘
——走进衡阳红色精神地标
衡阳,这片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其深厚的红色底蕴闻名。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走进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无声的铜像映照出伟人的风采,古朴的瓦房铭刻着他们奋斗的足迹,明亮的展厅讲述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那些镌刻再历史上的革命故事无不彰显出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生活的领导智慧。他们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保每一步革命实践都深植现实、顺应民心。
青山埋忠骨,碧血照千秋。实践团随后来到南岳忠烈祠,这里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_x0008__x0008_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_x0008__x0008_之一。全体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鲜花,深深鞠躬,寄托哀思。走近烈士英名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先烈们以生命践行信仰,以热血捍卫家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精神。
次日,实践团前往抗战胜利纪念馆,重温那段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馆内展出的历史文物、珍贵图片和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_x0008__x0008_之际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斗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历史丰碑。
这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红色历史不仅铭刻着英烈们的无私奉献,更传承着为国为民的崇高信仰。大家将从伟人事迹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越衡山问精神路,探建湘共践使命
——开展衡山登高与建湘研学
8月4日,实践团前往南岳衡山开展徒步攀登活动,在领略“五岳独秀”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探寻衡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新时代文旅发展脉搏。
南岳衡山素有“中华寿岳”“抗战名山”等美誉,是抗战时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所在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实践团成员沿着古道攀登,途经祝融峰等名胜,亲身感受南岳衡山的自然壮美与历史厚重。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悬挂在南岳衡山玄都观山门上的这副对联勉励大家。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至民族复兴关键一程,每一步向前迈进都是一次知重负重的勇毅攀登。
这次攀登不仅是一次体能挑战,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南岳衡山的历史底蕴和新时代的发展活力,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了南岳衡山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更领悟到青年传承文脉、勇担使命的意义,也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以更广阔的视野投身国家发展,将新时代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8月5日上午,实践团走进湖南衡阳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开展调研学习。进入园区,高大的苏式建筑厂房沿着笔直宽敞的厂区大道整齐分布,老式的木制玻璃窗,油迹斑驳车床、铣床、磨床等老机械,无声讲述着激情燃烧的岁月故事,一部生动鲜活的湖南工业发展史“教科书”摆在眼前。
建湘柴油机厂始建于1950年,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辉煌历程,被誉为“柴油发动机的摇篮”。随着时代变迁,老厂区一度陷入沉寂,而在创新改造下,这里焕发新生,成为集工业文化展示、研学教育、创意孵化于一体的国家级文旅地标,荣获“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等称号。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保留完好的苏式厂房、老机床生产线,聆听了先后前往二七二厂参与核工业建设的核工业水冶纯化专_x0008_家周裕常及妻子工程师赵秀云的动人事迹,结合走访参观、聆听主题故事、痴搁剧场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感悟“衡阳造”背后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工业精神,探寻由“工业锈带”向“文旅秀带”蝶变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时代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
正是第一代核工业人的艰苦创业,才一步步实现了亿万国人的强国梦,这里也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创新的试验田。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要传承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的钻研精神,并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医教协同谋发展,院际对话启新程
——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师生座谈交流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教协同发展战略,推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协同提升,8月5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参访和座谈交流。
实践团首先了解了南华附一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并实地走访了门诊楼、检验医学中心、学术报告厅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医院的整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有了初步认识与直观感受。
随后,座谈交流会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由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张陶蓝主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黄秋林、运营管理部主任谢黎明、群团工作部主任邹琴、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谭甜甜,以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活动也得到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祖旭宇的关注和支持。
在学生代表分享环节,来自北大医院和南华附一的多位同学分别结合自身科研和临床经历,围绕医学教育、临床训练与科研成长等方面进行交流。
在现场交流与讨论环节,两院师生围绕科研与临床如何兼顾、不同培养路径下的职业规划、样本库与数据库建设等话题深入交流,碰撞出许多富有启发的思路。
此次衡阳_x0008__x0008_之行,是一场跨越山河的精神洗礼。实践团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度,在实地研学中忆峥嵘、践使命、启新程。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向未来,北大医院青年学子也将在追梦路上勇担时代使命,用奋斗与坚守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无愧于青春的答卷。
实践感受
跟随北大医院实践团,我们来到了湖南衡阳,这个孕育出湘军、领袖和革命家的地方,这个承载着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地方。叁天时间里,我们来到刘少奇故居、毛泽东故居,登上了南岳衡山,也在衡山脚下的忠烈祠默默悼念民族英雄们。故居简朴,和老乡们的房子别无二致,在这里聆听伟人生前事迹,我们更加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忠烈祠在肃穆的青松翠柏间沉默地诉说着那段不能忘不敢忘的历史,叁十万湘军远离家乡保家卫国的事迹,正由无字碑传递着巨大的力量。来到山脚下,看到南岳大庙热闹的人声鼎沸和庙会盛景,多希望长眠的烈士们能看到这幅盛世画卷啊!
--- 21级八年制医学生 王文质
作为一名2022级科研型博士生和青年党员,衡阳_x0008__x0008_之行既是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精神寻根,也是一堂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党课。在南岳忠烈祠和抗战纪念馆,感悟着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建湘工业园区,见证着老厂房焕发时代新生的蝶变_x0008__x0008_之路。历史的回响与新时代的脉动在衡阳交汇激荡,启示我们要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奋进,将红色精神融于科研使命,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贡献我们的青春与智慧,星星_x0008__x0008_之火方可燎原。
--- 22级科研型博士生 邹雨婷
叁天的社会实践,是对过往先烈们艰辛而又光荣的抗战历史的重温,是与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作为专_x0008_业型研究生的代表,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能有机会与其他医院互相交流,更加意识到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身上肩负的使命。这段实践经历将厚重的历史传承与前沿的医学发展有机融合,既在心灵深处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又为职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期待这样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能够不断创新形式,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 24级专_x0008_业型硕士生 赵益泽
本次实践在湖南衡阳,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探寻精神的谱系。在伟人故里,我们重温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与崇高风范;于南岳忠烈祠下,我们深刻缅怀了抗战英烈的浩然正气。从建湘街区的工业遗迹到南华附一的交流座谈,我们既看到了国家从筚路蓝缕到繁荣发展的足迹,也感悟到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趟旅程,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精神的洗礼与升华。吾辈青年定当不负韶华,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 24级科研型博士生 冉凌翔
(团委、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