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了,再回来!”——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特别、也是最暖心的“约定”。
14厘米,对于成年人而言,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生长”数字;
9面锦旗,是一位曾悲伤欲绝,现在幸福美满的宝妈能给出的最诚挚的感谢;
6年里,从1米38到1米52,从被迫终止妊娠到成功拥抱新生命......
她叫阳光(化名),一位新生宝妈。故事讲述了六年间她在北大医院从绝望到幸福的经历,
她眼含热泪地书写下了两千字,给医护人员送去了9面锦旗,细数了每一位帮助过她的医护人员,表达了她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
尊敬的北大医院领导及全体医护人员:
您们好!
我是一名曾历经波折但最终在北大医院守护下迎来新生的宝妈。此刻,我怀着无尽的感恩与敬意,向产科陈倩医生及多学科团队表达最真挚的谢意。
一、一个约定,温暖生命的至暗时刻
2019年,是我与北大医院的第一次相遇。当时的我只有1米38,还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合并呼吸衰竭,虽然已经怀上了宝宝,但在多学科会诊评估时,为了保证我的生命安全大夫还是建议我“不宜继续妊娠”。尽管终止妊娠的决定让我心如刀割,但术前在病房中,产科的陈倩医生似乎读懂了我眼中深深的不舍,给了我一个至今难忘的温暖拥抱,并跟我说“长高了,再回来!”
陈医生不仅是严谨的医者,更是用同理心托起患者情绪的守护者。终止妊娠的手术顺利结束,在推向滨颁鲍的路上,意识模糊的我,用手势给医护人员们比了个“谢谢”。住进滨颁鲍,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在那里,我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尤其是陈倩医生以及因多学科会诊而认识的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阙呈立医生亲自前来滨颁鲍探望。他们还告诉我,“脊柱侧弯不可怕,可以找骨科的王宇医生矫正脊柱”,这让我在绝望中看到了曙光,也让我理解了陈倩医生跟我的约定。
二、脊柱重生,点燃重新孕育的希望
两年后,2021年10月,我踏上脊柱矫正的征程。脊柱矫正术前需先进行头盆环牵引,为此,我理了最酷的发型——光头。当头部被打了6个孔并用螺丝固定后,我戴上了最酷的发饰——“紧箍咒”。自此,我成了一个“机器人”,睡觉只能保持平躺姿势,无法翻身,每天还要承受神经被牵拉的疼痛,尤其在夜间最为剧烈。经过近5个月(包括2021年农历新春)头盆环牵引的医院生活,终于在2022年2月迎来了最终手术。骨科王宇医生团队以精湛的医术,成功为我实施了脊柱矫正手术。近5个月的疼痛与坚持最终换来了“新生”——身高由原来的138肠尘增长到152肠尘,腹腔空间大幅度改善,弯曲的脊柱也明显直挺,肺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段经历让我挺直了脊梁,也为未来的孕育创造了可能。
术前术后对比
叁、圆梦新生,多学科护航“奇迹孕期”
2024年9月,当小天使再次选择我时,惊喜伴随着忐忑。怀着不安的心,我再次来到产科,找到熟悉的陈倩医生门诊。带着好消息重返,陈医生由衷为我高兴,她也深深明白这次妊娠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意义重大。整个孕期,陈医生亲自指导,从各种常规产检到羊水穿刺,一路升级打怪,终于到了孕晚期。
这个关键时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对我原本不佳的呼吸功能影响日益显着。经过阙呈立医生的多次评估,建议我进行呼吸睡眠监测以观察夜间呼吸状况。睡眠监测结果出来后,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马靖主任会诊,建议我夜间佩戴无创呼吸机。由于当时我正在住院,马靖医生便立即安排将医院的无创呼吸机借给我先使用。后来经陈医生告知,这是医院免费提供给我的,陈医生说,“这是北大医院的医德所在”。孕31周,经过会诊,我需要在呼吸监护室监测一晚,以评估在此孕周下,夜间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我二氧化碳分压的具体改善效果。监护室的于鲲遥医生非常耐心,其他医护人员也都尽心尽力地照顾我这位高危孕妇。
孕33周,再次经过会诊,我迎来了入院待产。陈医生联合多学科(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会诊后,最终将手术定在孕34周。在剖宫产术中,全院多学科团队周密部署,让我躺在手术台上心中只有安心,毫无恐惧。这完美印证了陈医生曾经说过的话——“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经过产后严密监测和管理,我先顺利出院,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狈滨颁鲍)团队的精心救治,宝宝也如期出院,为这场艰辛的孕育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医德_x0008__x0008_之光,点亮前行道路
在这漫长的求医路上,我见证了北大医院“患者至上”的医德传承:呼吸科免费提供的无创呼吸机、呼吸监护室的细致照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宝宝的精心呵护……这些点滴让我深切感受到,北大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殿堂,更是用人文关怀治愈心灵的港湾。
提笔至此,泪水再次模糊双眼。这六年,从绝望到希望,从失去到重生,是您们用专_x0008_业和爱心一次次为我点亮前行的路。最后,请允许我以一名宝妈的身份,向如下医护工作者再次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谢: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的陈倩、卡力毕努尔·克来木、孟祥瑞、周锐、窦若冲、张淙越和产二全体医护人员;骨科的王宇;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阙呈立、马靖、于鲲遥和呼吸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心血管内科的马为;新生儿狈滨颁鲍的桑田、耿悦航、李礼、刘盼盼、张倩男等全体医护人员。
在孕期给我提供帮助却不知道名字的医护工作者,虽未曾提及却默默付出,向您们深深鞠躬!是您们用专_x0008_业与爱心编织了一张生命_x0008__x0008_之网,托住了我这个“高危孕妇”的梦想。未来,我会告诉孩子,他的到来承载了多少白衣天使的守护与祝福。&苍产蝉辫;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医护团队后记
图为陈倩主任医师的朋友圈
阳光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深受感动,她的成功经历让我们倍感欣慰也深受鼓舞。她能如偿所愿成为母亲是北大医院多学科团队综合实力的彰显,也是北大医院生育友好医院特色的充分体现。
北大医院一直以来积极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始终秉持着“患者至上”的理念,为孕产妇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保健服务,从不孕不育防治、生殖助孕、孕前咨询、孕期管理、产前诊断、高危妊娠保健、围产期管理到产后恢复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服务关怀措施,确保每一位孕产妇都能享受到专_x0008_业、优质、高效、顺畅、温馨、舒适的服务。未来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将继续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用专_x0008_业和爱心为更多孕产妇保驾护航!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