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管理_x0008__x0008_之道】精彩服贸会|中美大咖云集,共议患者安全创新前沿!

来源:大兴院区医政管理部、医务处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jpg

  9月12日,由中国医院协会、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timi天美传孟若羽协办的“2025年中美患者安全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平行论坛,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主任侯晓梅、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费霞(Cathy Feig)、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宁姗,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姜辉、院长杨尹默、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凯和来自中美两国的百余名医疗管理者、临床专_x0008_家齐聚北京,就“泛肿瘤精准医学前沿、患者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叁大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

2.jpg

张凯副书记主持开幕式

3.jpg

  侯晓梅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过去四十年中国在患者安全理念和管理方面不断进步,取得了显着成效。她强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患者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应进一步完善癌症防治相关目标,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工作,深入学习国际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打造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全球患者安全体系。

4.jpg

  费霞(Cathy Feig)商务参赞在致辞中肯定了美中两国与会专_x0008_家、同道为共同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面所作的重要工作,她提到,在面临着众多患者安全挑战时代,本次会议提供了重要平台来分享最佳实践,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美方愿与中方共同推进医疗安全领域的创新与合作,分享先进经验与技术,致力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两国人民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5.jpg

  姜辉书记在欢迎辞中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_x0008_家学者及业界同仁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北大医院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破题开新局,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也用实打实的服务能力擦亮了“北大医院”金字招牌。

  同时,医院始终将患者安全置于首位,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推行患者安全教育,厚植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着力构建一套“更智慧、更广泛、更客观、更公平,更能及时响应患者需求”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医院智慧与力量。姜辉表示,本次论坛是中美医疗界深度交流与战略协同的重要平台,期待通过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患者安全管理迈向新高度。

6.jpg

  毛群安常务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中美患者安全创新交流平台既是响应2025年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主题的具体实践,更是落实“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作为连接中国医院与医疗行业的桥梁纽带,中国医院协会始终将“推动医疗质量提升、保障患者安全”作为核心使命,推进更多务实合作,为全球肿瘤患者安全治理注入新的动力。

7.jpg

  2025年世界患者安全日以“安全医疗照护每个新生儿和儿童”为主题,北大医院杨尹默院长在会上介绍了本年度患者安全日目标——“为每一位新生儿和儿童提供安全医疗照护”,以及“患者安全,从一开始!”的宣传口号。他提到,作为国家首批生育友好和儿童友好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北大医院持续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从生育源头全链条保障儿童医疗安全。在杨尹默院长的主持下,论坛隆重发布2025年患者安全公益海报。

8.jpg

  侯晓梅副主任、费霞(Cathy Feig)商务参赞、陈宁姗副会长、姜辉书记和杨尹默院长共同启动了2025年中国患者安全主题公益海报发布仪式。

  本次讲座围绕泛肿瘤精准医学前沿、国际患者安全管理最新理念和技术创新赋能医学发展叁大核心议题展开讲座。

精准抗癌,安全先行

9.jpg

  美国Montefiore Einstein医疗中心乳腺外科主任Sheldon M. Feldman教授通过远程连线形式,以"East meets West: U.S Model: A Roadmap for Advancing Breast Cancer Care in China"为主题进行演讲,分享美国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发展模式。

10.jpg

  国家癌症中心曾红梅教授介绍“中美癌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从国际视野探讨全球癌症筛查防控的热点问题与挑战。

11.jpg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朱墨桃教授进行“肠道微生物及工程化纳米膜泡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讲座,探讨微生物组学与纳米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创新应用与前景。

12.jpg

  北大医院薛瑞栋教授通过“空间单细胞新技术解析肿瘤异质性”讲座,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13.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教授主持专_x0008_题讨论环节

14.jpg

  北京积水潭医院鱼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晓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鲁蓓等专_x0008_家分享对于肿瘤全程管理模式创新,多学科协作机制建设,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当前医学领域不断涌现新工具、新方法,为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治提供技术支撑。如何让技术落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需要医政管理者加强统筹规划,共同推进体系落地和优化。&苍产蝉辫;

管理筑基,体系筑安

15.jpg

北大医院张崔建院长助理主持该环节

16.jpg

  美国梅奥诊所Cuong C. Nguyen医生通过"Perspectives on Patient Safety from a Tertiary Care Center"专_x0008_题报告,分享国际顶尖医疗中心在患者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17.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李嘉全面阐述了对于“创新技术赋能肿瘤患者安全”的创新实践,通过础滨赋能患者治疗全流程,已在辅助检查、手术安全、合理用药等方面发挥作用,未来需继续推动础滨技术更安全地服务于患者安全管理。

18.jpg

  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执行院长王平从“文化引领,数智赋能:共筑患者安全新体系”角度分享患者安全体系建设经验,强调营造良好患者安全氛围和意识的重要性,并指出信息化为患者安全从“人防”向“技防”提供了重要支撑。

19.jpg

  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杨盈赤介绍了“智慧驱动、多院协同、文化筑基:构建患者安全新生态的友谊方案”,分享了多院区患者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经验。

20.jpg

河北省医院协会会长张万生主持专_x0008_题讨论

21.jpg

  讨论专_x0008_家围绕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专_x0008_病中心建设的重点难点展开深入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晶桐、北大医院于楠、中日友好医院王将军等专_x0008_家结合实践分享惭顿罢建设经验和专_x0008_科协同机制创新思考,提出构建“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体验为目标”的惭顿罢创新模式,建议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患者随访资料库等技术赋能专_x0008_病中心的运营管理,加强医院统筹建设,实现资源整合,推动专_x0008_病中心真正使患者受益。

科技赋能,智创未来

22.jpg

浙江省人民医院黄萍副院长主持该环节

23.jpg

  北京大学第叁医院党委副书记姜雪以“医院视角的医疗科技创新转化”为题,分享医院在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24.jpg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汤传昊围绕“肿瘤药物治疗安全回顾与挑战”,分析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

25.jpg

  医疗公司代表方国洪以“加速创新 惠及患者”为主题,从公司视角分享了技术创新如何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实践案例。

26.jpg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永栋主持专_x0008_题讨论

27.jpg

  北大医院李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周传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尹志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汉以及公司代表陈建等专_x0008_家分享了推动创新技术落地应用的经验与思考,技术创新应当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技术与临床深度对接的机制,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误区。

  本次论坛汇聚了中美医疗界的医疗专_x0008_家与管理者,其分享的先进理念、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加快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新动力。作为患者安全领域的先行者,北大医院未来将积极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展与国际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与标准共建,切实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构建患者安全创新生态。

  (大兴院区医政管理部、医务处)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