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支持、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中国减盐大会上,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叁周确定为“9?15”减盐周,今年的主题为“人人行动,全民控盐”,旨在集中向公众传播低盐饮食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践行减盐行动。
为什么要减盐?
中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克以下。 过量摄入钠盐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盐分摄入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家庭控盐五大实用技能
技能一:识别“隐形盐”食物
许多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辩耻辞迟;隐形盐&辩耻辞迟;,例如:
? 调味品:酱油、蚝油、鸡精、豆豉
? 腌制食品:咸菜、腊肉、火腿
? 零食:薯片、话梅、坚果
? 快餐食品:方便面、披萨、汉堡
购买包装食品时学会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物。
技能二:量化用盐,心中有数
使用限量盐勺(标准2克盐勺)控制烹饪用盐量,每人每天不超过2.5勺(5克盐)。烹饪时后放盐或餐时加盐,既能保持咸味感,又能减少用盐量。
技能叁:巧用替代调味法
尝试以下方法减少对盐的依赖:
? 酸味调味:柠檬汁、醋等酸味可以增强咸味感
? 天然香料:葱、姜、蒜、花椒、八角等增加风味
? 鲜味食材:香菇、番茄、洋葱本身带有鲜味
? 香草调味:罗勒、迷迭香、百里香等西式香料
技能四:改进烹饪方式
多采用蒸、煮、凉拌等烹饪方法,减少需要大量调味料的红烧、爆炒方式。炒菜时最后放盐,让盐分附着在食材表面,更容易尝到咸味。
技能五:培养清淡口味
人的味蕾具有适应性,坚持低盐饮食2-4周后,对咸味的需求会自然降低。儿童时期培养清淡口味尤为重要,将受益终身。
家庭减盐行动方案
1. 厨房改造:收起盐罐,摆放限量盐勺和多种天然香料
2. 餐桌变革:餐桌上不放置盐、酱油等调味品,培养直接食用习惯
3. 家庭共识: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制定减盐计划,互相督促
4. 外食策略:外出就餐时要求厨师少放盐,或将菜肴用清水涮一下再食用
减盐不是剥夺美食的乐趣,而是重新发现食物的本真味道。让我们从家庭开始,掌握控盐技能,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为全家人的长远健康投资。
健康小贴士
减盐需要循序渐进,突然大幅度减盐可能难以坚持,每周减少10%-20%的用盐量,让味蕾慢慢适应,最终达到推荐摄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