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后,面临严峻的健康挑战,要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警惕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等疾病。洪水携带的污染物可能污染水源和食物,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威胁着健康;同时雨后大量积水会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蚊虫密度急剧上升,增加乙型脑炎等蚊媒传染病风险。
如何避免或降低强降雨后传染病发病?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强降雨后,不发生或少发生传染病疾患的重要环节。而接种疫苗,亦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一、 疫苗防护:五类传染病的防御之盾
霍乱
霍乱是由翱1和翱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剧烈呕吐。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霍乱疫苗是预防霍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主要提供口服霍乱疫苗,建议洪水威胁区域的餐饮从业人员、环卫工人等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
感染性腹泻
针对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分为: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针对础型轮状病毒。
口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血清骋1、骋2、骋3、骋4、骋9五种血清型轮状病毒。但该疫苗仅预防轮状病毒腹泻,对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腹泻无效,因此仍需注重饮食卫生。
霍乱疫苗,不但可以预防霍乱,还可以预防产毒大肠杆菌所致的腹泻。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及黄疸等,主要传播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人群普遍易感。甲肝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因此大家要树立“预防”大于“治疗”的意识。目前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甲肝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6月龄至5岁儿童高发。贰痴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由贰痴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主要表现为起病急、有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与体征,重型乙脑患者病后可遗留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智力减退、瘫痪等后遗症甚至死亡。乙脑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因此预防尤为重要。成人和儿童若未完成免疫,应补种疫苗。特别是洪水后蚊虫密度升高时,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防护。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如被猫、狗等动物抓咬致伤,或被尖锐物体刺伤,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理,视伤口情况和既往接种史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二、全面防护:疫苗之外的防御
1.饮用水:喝水要喝瓶装水、桶装水,或者烧开的水,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
2.卫生和个人保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3.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被污水浸泡过或者受到污染的食物。尽量食用新鲜、清洁的食物,煮熟的食物更安全。
4.消毒和清洁:使用消毒剂、漂白水或者其他适当的清洁剂对洪水过后的家居、家具、厨房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5.避免接触污水:尽量避免接触洪水中的污水,如果需要接触污水,应该穿戴防护手套、橡胶靴和其他适当的防护装备。
6.防蚊灭蚊:清理积水、翻盆倒罐,全面清理蚊虫孳生环境,降低蚊媒密度和疾病传播风险;外出时穿长袖上衣和长裤,在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室内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
7.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强降雨后出现任何健康问题,尤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你的洪涝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