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临床故事】小小鱼刺险要命!穿透两腔命悬一线,多学科联手化险情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一根不小心咽下的鱼刺,竟成了悬在崔先生生命线上的“利刃”!

  这根鱼刺竟然“跨界”贯穿了食管与气管壁!这种罕见的贯穿伤,如同在呼吸与吞咽的生命通道间埋下“炸弹”,分秒必争,警报拉响!

  近日,68岁崔先生吃鱼时不慎咽入鱼刺,随后出现咽痛及咽部异物感,就诊于佳木斯当地医院,做了喉镜检查,未发现异物,但是症状持续存在,并出现了发热,患者随即前往哈尔滨就医,行颁罢检查发现颈段食管异物穿孔,刺入气管,食管周围炎症水肿伴积液,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一致认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患者及家属随即来到北京,前往timi天美传孟若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复查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让所有医护人员的心都揪紧了!一根长约1.5厘米的尖锐鱼骨赫然卡在患者颈部,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一端深深刺入食管,另一端则穿透了气管壁,形成了罕见的食管气管贯穿异物。

图片1.jpg

图1. 图中显示异物位置,经食管刺入气管

  患者立即被转诊至急诊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见食管入口处前壁黏膜肿胀,上部可见黏膜破损开口,覆黄白色脓液,吸引后少许脓液溢出伴渗血,未见异物末端。内镜医生考虑患者食管异物向下向前运动深入软组织内部,无法经胃镜取出。

  这种贯穿性异物极其凶险,异物刺穿食管和气管壁,极易引发纵隔感染、大出血、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需尽快取出异物。

  但异物位置深,食管周围炎症重,手术取出过程本身风险就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二次损伤或异物移位。

  面对这一罕见的复杂危重病例,急诊科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介入血管外科、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_x0008_家火速集结,共同研判病情,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反复论证,专_x0008_家团队认为目前患者经内镜下取出异物可能性小,最终确定了全麻下硬质食管镜异物探查备颈外入路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方案。这要求手术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内镜操作技巧,更需对颈部、纵隔解剖结构了然于胸,精准避开危险区域。

  最终患者转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由文锋副主任医师、董冰婉主治医师完成急诊手术。手术团队屏息凝神,通过食管镜小心翼翼地探查异物位置,镜下所见食管入口黏膜水肿,未见明显异物。随即转为颈侧入路开放手术,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精准定位异物位置、轻柔地调整异物角度,小心翼翼地将其从贯穿状态中松解、分离并成功取出,妥善保护了喉返神经、气管和食管。

  最终取出的异物足足有2厘米长。整个手术室气氛紧张有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方寸_x0008__x0008_之间,异物取出的瞬间,所有人都如释重负!

图片2.jpg

图2.  取出的鱼刺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1天后转入普通病房,顺利度过了感染关,术后一周食道造影食管愈合良好,患者拔除胃管并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出院时特意给医生送来锦旗,并直言“千里求医终得愈,医者仁心显神通”!

图片3.jpg

  食管异物科普小贴士——

1.预防为先:进食时务必细嚼慢咽,尤其食用带刺、带骨的鱼类、禽类时更要小心。避免边吃边说笑或打闹,儿童及老年人更需注意。

2.及时就医:一旦发生误吞异物,特别是出现呛咳、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切勿尝试喝醋、吞饭团等“土方法”,这些行为可能加重损伤!务必立即禁食禁水,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就诊!

3.准确告知:就医时尽可能准确告知医生误吞异物的时间、种类、大小及不适症状,便于医生快速准确判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